听新闻
放大镜
【检察官说法】从“魔丸VS灵珠”看未成年人帮教
2019-08-22 14:18:00  来源:徐州市泉山区人民检察院

  

  不知大家有没有看,最近热映的《哪吒之魔童降世》,一颗混元珠分出魔丸和灵珠两少年,生而为魔的哪吒为社区邻居所不容,邻居们的惊恐加剧了哪吒的魔性和内心的自卑。灵性敖丙天生友善,但由于父亲、师傅的误导和众生的误解,促使灵性友善的敖丙满腹仇恨。这像极了未检案子之中的涉罪少年,因为父母的不当管教、不良同伴的怂恿等因素,逐渐长成了犯罪的“熊孩子”。

  那么如何把这些“熊孩子”变成“能孩子”呢?

  

 

  

  泉山区检察院未检部门员额检察官李香为您支招!

 

  一、缓关系——亲职教育

  

  关注亲子关系,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。父母怠于监管或过分溺爱的家庭,孩子叛逆心中,通常无视法律规则,悔罪态度一般,亲子感情淡漠,很难有效帮教。对此,先找准亲子关系的矛盾点,适当亲职教育,再以亲情会见、监管承诺书、悔过书等“温情”牌缓和亲子关系,为帮教工作稳定“阵地”。

  【案例】16岁的小苏和她的单亲妈妈一样脾气暴躁,母女关系僵化。小苏长期不归家,也不和母亲联系。后因禁不住高报酬的诱惑而犯罪,即便如此,还经常向朋友包括办案民警发微信索要零花钱。对于这样的小魔丸,很让人头疼吧。

  【李香·说】在警示教育的同时,先结合小苏的成长经历对她们母女的内心隔阂表示理解和同情,接着她们都说一说互相为彼此做过的五件事。在逐步的引导下,母女都感到自己做的太少,竟然一件也很难想起,逐渐就打开了心结。接下来退赃、认罪悔罪、异地协作等工作就能很顺利的开展了。

 

  二、多关注——行为矫治

  

  顺着犯罪行为追溯到犯罪动机,一定要关注犯罪成因,也就明白了涉罪少年为什么多有交友不慎、夜不归宿或沉迷酒吧、网吧等不良行为。对此,我们再联合家庭、学校或社工等单位和社会组织,有针对地细化帮教协议,定时督促涉罪少年有意识地一点点修正自己言行和人际交往。跟进回访,逐步稳固对不良行为的矫治。

  【案例】小刘是某职业学校学生,因未经许可,通过微信发布香烟销售信息,并销往全国各地。调查材料显示小刘自幼留守,跟爷爷奶奶生活,从小学到初中一直打零工,自食其力,省吃俭用,无不良嗜好,无违法前科,懂事、表现好;虽家庭具备监管条件,但父亲酗酒,母亲沉迷打麻将,父母关系、亲子关系都一般,且小刘现已成年,离家求学,父母监管效果未必理想。因为小刘为了生活费、学费而努力赚钱,案发后仍旧通过微信销售服装赚钱,再次因不懂法而犯罪的风险大。

  【李香·说】综合刑期高、表现好、帮教难等因素,如何评判和选择,一诉了之吗?不,找准原因是解决问题的关键。小刘因为年迈的爷爷奶奶无力支付、父母又不乐意支付学习和生活的费用而自己通过网络销售赚钱。因此,我们与小刘父母讲明利害关系,明确监护人应尽的抚养义务,与律师协调退回部分委托费用,这样解决了小刘的学费和生活费等经济上的后顾之忧;在宣布不起诉时,由律师、监护人、承办人共同商定帮教协议,明确分工,律师义务提供法律咨询,父母监督小刘不再线上或线下做销售。在结案后,还持续跟进不定期电话回访,巩固行为矫治效果。

 

  三、去标签——心理帮助

  

  在标签效应的自我暗示下,涉罪少年多感觉周围人会以有色眼镜看自己,极易走向屡教不改或自我孤立两个极端,无法再次回归案发前的生活。我们要明确告知并解释清楚犯罪记录封存制度,可以联合学校、家庭等组织、鼓励涉罪少年多参加公益活动,去除心理标签,增强自我回归的信心。

  【总结】近三年来,我们办理的未成年人案件中,审查犯罪行为,更关注涉罪少年本人,抓住挽救的关键点,提升帮教质效,对其中做出不起诉处理的20余人的跟进回访显示,目前均已在稳定的生活、学习或工作中,无一再犯。

  【李香·说】抓住“缓关系”、“多关注”、“去标签”三个关键点,适用“亲职教育”、“行为矫治”、“心理介入”综合帮教,引领涉罪少年认罪悔罪。

 

  

  【李香·说】

    也许每个孩子内心里都住着魔丸和灵珠,善恶取决于家庭、社会和司法人员的引领,在涉罪少年的人生低谷期,我们未检要展现一缕检察微光,焕发灵珠的正义光芒。

 

 

    (文/李香,图/电影《哪吒之魔童降世》官方微博,责编/ 卓小北)

  编辑:卓小北